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審時度勢,領導我軍開啟強軍興軍新征程,賡續強化政治建軍,深入推進改革強軍,大力實施科技興軍,全面從嚴依法治軍,突出實戰備戰練軍,人民軍隊歷浴火重生,朝著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實現強軍目標砥礪前行。
政治建軍
政治建軍是我軍的立軍之本。習主席強調:堅持從思想上政治上建設部隊,是我軍建設的一條基本原則,是能打仗、打勝仗的政治保證,政治工作永遠是我軍的生命線。政治建軍是保證我軍始終是黨絕對領導下的人民軍隊的需要。我軍是人民的軍隊,是革命的武裝力量,政治工作是我軍的看家本領,是我軍的最大特色和優勢。強調政治建軍,發揮好強有力的政治工作成效,傳承好“鐵心跟黨走”的紅色基因,才能保證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才能保證我軍在長期復雜斗爭中不迷失方向。政治建軍是保證我軍經受各種復雜局勢和風險考驗的可靠保證。新形勢下,軍隊所處的環境并非真空,敵對勢力滲透破環和官兵成分日益復雜,各種錯誤觀念和思潮不可避免的對官兵帶來影響,難免引起個別人信仰迷失、信念動搖出現問題。強調政治建軍,是強化官兵“四個意識”和“三個自信”、始終聽黨話、跟黨走,做到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的根本途徑。政治建軍是保證我軍能打仗、打勝仗的不竭動力。習主席指出,占領思想,鑄牢軍魂,是我們的根本力量所在。人民軍隊強在這一點,敵人最怕的也是這一點。長期斗爭中,我軍靠著革命意志堅似鐵的理想信念和從不屈服的革命精神,完成了世界奇跡的萬里長征,戰勝了幾倍于我軍的國民黨軍,打敗了世界頭號強敵美軍。強調政治建軍,才能更好地將先輩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傳統發揚光大,更好地完成新時期新階段我軍的歷史使命,確保我軍始終立于不敗之地。
改革強軍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放眼世界、觀全局大勢,著眼國防和軍隊發展設計和塑造軍隊未來,把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納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盤子,上升為黨的意志和國家行為,開啟了改革強軍的偉大征程。改革是破解問題的根本途徑。習主席指出,我軍打信息化戰爭能力不強、指揮信息化戰爭能力不夠的問題比較突出。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個重要原因是領導管理體制不夠科學、聯合作戰指揮體制不夠健全、力量結構不夠合理、政策制度相對滯后。這次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嚴重制約我軍能打仗、打勝仗的能力。解決這些問題,歸根結底要靠改革。“事之當革,若畏懼而不為,則失時為害”。改革是強軍興軍的必由之路。習近平同志強調: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是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時代要求,是強軍興軍的必由之路,也是決定軍隊未來的關鍵一招。人民軍隊發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創新史?梢哉f,我軍之所以始終充滿蓬勃朝氣,同我軍與時俱進不斷推進自身改革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F在,我國進入由大向強發展的關鍵階段,國防和軍隊建設處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放眼世界,縱觀全局,審時度勢,我們必須以更大的智慧和勇氣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改革是履行使命的必然要求。當前,世界主要國家都在加快推進軍隊改革,謀求軍事優勢地位的國際競爭加劇。在這場世界新軍事革命的大潮中,誰思想保守、固步自封,誰就會錯失寶貴機遇,陷于戰略被動。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等告訴我們,軍事上的落后一旦形成,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將是致命的。我們必須抓住機遇、奮發有為,積極推進改革,努力布好富國強軍大局,立好安全發展之基,確保有效履行使命。
科技興軍
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正在孕育興起,世界新軍事革命加速推進,創新能力成為生成和提高戰斗力的倍增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順勢而為、乘勢而上,緊跟世界軍事科技發展潮流,適應打贏信息化局部戰爭要求,堅持向科技創新要戰斗力,大力推動科技興軍,奮力開拓強軍事業發展新境界?萍紕撔率呛诵。國防科技發展事關國家前途命運,事關民族復興前程。習主席指出:“真正的核心關鍵技術是花錢買不來的,靠進口武器裝備是靠不住的,走引進仿制的路子是走不遠的。”在戰略高新技術呈現群體迸發態勢的當今時代,軍事領域特別是軍事裝備對前沿科技的感知度空前增強。我們要在激烈的國際軍事競爭中掌握主動,必須牢牢扭住國防科技自主創新這個戰略基點,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大幅提高國防科技自主創新能力。軍民融合是關鍵。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國家戰略競爭力、社會生產力和軍隊戰斗力的耦合系數不斷增大,軍用技術和民用技術融合度越來越深,在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沃土上推動強軍興軍必將大有可為,人工智能、網絡信息、生物交叉、納米技術等前沿科技在軍事應用方面前景廣闊。必須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豐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圍,提升融合層次?萍既瞬攀侵。“選天下之豪杰,致天下之精英,來天下之良工,則有戰勝之器矣”。習主席站在全球人才競爭的高度,深刻指出,推動科技興軍,必須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緊緊圍繞重要學科領域和創新方向,以更加開放的視野引進和集聚人才,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工程師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努力培養造就宏大的能夠擔當強軍重任的高素質創新型軍事人才隊伍。
備戰練軍
軍事斗爭準備是軍隊的基本實踐活動,是維護和平、遏制危機、打贏戰爭的重要保證。習主席指出:“軍事斗爭準備要牢牢抓在手上,須臾不可放松。”備戰練軍是應對復雜形勢的迫切需要。我國地緣戰略環境日益復雜,存在眾多不穩定因素,美國不斷強化對亞太的控制,對華遏制和強硬一面更加突出。一些國家覬覦我國領土領海,充當美國的馬前卒,頻頻在我國周邊煽風點火,挑釁我核心利益。我國周邊一些恐怖主義、分裂主義、極端主義活動猖獗。能戰方能止戰,寧可備而無戰,不可戰而無備。備戰練軍是提升部隊戰斗力的根本途徑。我軍有許多年沒有打過仗了,有少數官兵存在當和平官,做和平兵的想法,危機意識淡化,精神和思想懈怠。將來一旦有戰爭,能不能做到攻必克、守必固,戰無不勝?忘戰必危,打仗和準備是軍人的天職,只有在和平時期著眼實戰,強化戰爭導向,真打實備,嚴格訓練,才能有效提升部隊戰斗力。備戰練軍是實現中國夢的力量保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我黨的奮斗目標,實現中國夢必須有強軍夢作為有力支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順順當當就能實現的,隨著我國的發展越壯大,亟需執劍經商,保護海外人員和財產安全,擔負起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重大責任。
依法治軍
推進強軍事業,建設強大國防和軍隊必然是法治先行。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把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確定為建軍治軍的基本方略。依法治軍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法治是一個國家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一個現代化軍隊的鮮明特征。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要要求建設現代化國家,必然要求建設法治軍隊。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鮮明提出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是強軍之基,是我黨建軍治軍的基本方略,還要求將依法治軍納入國家總體布局,統籌實施。依法治軍是轉變治軍方式的必然出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中央軍委重拳出擊,嚴肅查處了郭、徐等腐敗分子,同時劍指部隊選人用人、財經管理、工程建設等重大敏感領域,是徹底轉變治軍方式的有力舉措,實現了從單純依靠行政命令向依法行政轉變、從單純靠習慣和經驗開展工作向依靠法規制度轉變、從依靠突擊式抓工作向依據條令法規管理轉變,明顯提高了部隊正規化建設水平。依法治軍是戰斗力持續增長的重要保證。持續推進軍隊組織形態管理形態現代化,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力量體系,有效履行我軍歷史使命都需要法規提供有力支撐。在依法治軍的作用下,基層部隊的痼疾頑癥得到有效糾治,發生官兵身邊的“微腐敗”沒有了市場,政治生態和基層風氣持續好轉,軍隊精力更加聚焦中心主業,并成為戰斗力持續增長的可靠保證。
黨在新時期的強軍思想的五個方面相互支撐,相互貫通,缺一不可,是習近平軍事思想的要義所在,蘊含著建軍統兵的哲學智慧,是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在軍事領域的鮮活運用,是我黨軍事辯證法思想發展的時代結晶,需要我們在實踐中進行科學把握和學習。
(本文作者河南省鶴壁軍分區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