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昆侖219國道上的橋,都是用衛國戍邊英雄的名字和出生地命名的。兒子,祖國沒有忘記你們,黨和人民也沒有忘記你們。”家住河南省漯河市的烈士王焯冉母親楊素香看到王焯冉生前戰友發的“焯冉橋”“漯河橋”圖片時潸然淚下。
“命名‘焯冉橋’‘漯河橋’,這不僅是英雄王焯冉家鄉漯河人民的驕傲,也是選送英雄入伍的郾城區人武部的自豪。我們要銘記英雄事跡,傳承紅色基因,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契機,高標準抓好全民國防教育、退役軍人服務保障、社會尊崇軍人協作機制等工作,提高擁軍優屬水平,鞏固軍政軍民團結。”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委常委、人武部上校部長邵天江充滿激情地說。 近年來,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人武部以英雄王焯冉為典型抓手,圍繞國防教育“三個進入”,積極開展“三個一”活動。
組織開展命名活動。該人武部把王焯冉生前所在地漯河市郾城區孟廟鎮中村社區民兵連,正式命名為“王焯冉民兵連”,漯河軍分區、郾城區委和人武部領導共同參加了“王焯冉民兵連”命名儀式,并聘請烈士王焯冉的母親楊素香,擔任“王焯冉民兵連”的編外指導員,長期為駐地官兵、全市民兵輔導授課,加油鼓勁。
組織開展簽名活動。在衛國戍邊英雄王焯冉犧牲兩周年紀念日,該人武部組織開展“學習衛國戍邊英雄 弘揚喀喇昆侖精神”簽名儀式。漯河軍分區、退伍軍人事務局和郾城區人武部領導與集中輪訓分隊120多人參加簽名儀式,活動微信短視頻網上點擊量達到10萬+,達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組織開展歡送活動。該人武部在漯河市民兵訓練基地組織新兵歡送儀式活動,邀請楊素香為新兵寄語,進一步激發了新兵強軍報國熱情。 “我們要在全區人武部機關人員、基層武裝部和民兵連、駐地部隊、大專院校、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大力宣傳和弘揚衛國戍邊英雄王焯冉愛黨愛國愛軍隊事跡和精神,致力推動全區國防教育再上新水平。”漯河市郾城區人武部上校政委馬文輝要求深入開展“大走訪、大慰問、大宣傳”活動,多為軍人家屬辦實事解難題,體現擁軍優屬的深度、溫度和強度。 據悉,今年以來,郾城區人武部聯合退役軍人事務局積極開展懸掛光榮之家牌匾、線上回訪入伍新兵、送立功喜報、制發優待證等活動。同時,協調落實12名軍人子女入學入托,積極幫助3名軍人家屬就業創業,妥善處理涉軍糾紛4起,較好地解決了軍人后路后院后代問題,真正架起了軍地心連心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