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縣人民武裝部在貫徹落實全軍政治工作會議精神上,認真組織籌劃,持續轉變作風,狠抓工作落實,以傳承和弘揚商城縣光榮革命傳統為著力點,發揮政治工作生命線作用,用大別山革命精神堅定信念、鑄魂育人,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商城縣是信陽大別山革命老區的重要區域,早在1925年就有黨的組織活動,1929年5月6日,在這片英雄的土地上爆發了史詩般的“商城起義”,誕生了紅三十二師,建立了河南省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這里留下了劉伯承、鄧小平、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戰斗足跡,走出了洪學智、張祖諒、陳明義等52位共和國的開國將軍。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商城人民為中國革命作出了巨大犧牲奉獻,用鮮血與生命詮釋了“忠誠不變、犧牲不怕、生死不離、紅旗不倒”的大別山精神。
一、深入挖掘商城縣革命歷史,提煉總結商城人民愛黨信黨的赤誠信念
商城縣地處大別山老區核心區域,從1925年有黨的組織活動到新中國的成立,始終堅持二十多年紅旗不倒,武裝斗爭活動從來沒有間斷。廣大商城人民為革命勝利錙銖盡獻,他們將“最后一粒米送去做軍糧,最后一尺布拿去做軍裝,最后一個孩子送去上戰場,最后的老棉襖蓋在擔架上”。商城縣在革命斗爭年代,縣城數易其手,每次都是一場劫難, 受到國民黨反動派殘忍燒殺,也經歷了張國燾的嚴酷肅反,抗戰期間,日本鬼子占領商城,進行了慘無人道的殺戮,當時這個只有30多萬人口的縣,有10多萬人參加革命,有8萬多英雄兒女獻出寶貴的生命?梢哉f山山埋忠骨,嶺嶺鑄忠魂。但是,商城人民從來沒有背叛革命理想,永遠堅持信黨愛黨、永遠保持“赤誠”跟黨走的堅定信念。
身處大別山革命老區的人武部,我們對照革命先烈堅定的理想信念、對照大別山精神,把發揚大別山光榮的革命傳統、宣傳商城苦難的革命歷史作為應有的政治擔當。由于歷史原因,商城縣版圖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為了搜集商城縣的革命史跡和資料,我們歷時半年多,跑遍了大別山的山山嶺嶺,更到北京、鄭州、武漢、濟南、廣州等地,查閱資料、采訪知情人員,尋訪商城走出的紅軍隊伍足跡,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為宣揚商城縣革命歷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運用新型媒體,擴大宣傳影響,加強商城縣革命傳統的宣傳推介
在革命戰爭年代,國民黨政府為加強對大別山地區的管轄,1932年劃出商城縣東南大片地區,建立了立煌縣(即現安徽金寨縣),從劃出的版圖走出的開國將軍就有38名,同時商城縣革命斗爭許多史跡、人物都不被現在的各級黨政機關及人民群眾熟知,隨著時間久遠,這些寶貴的革命傳統財富就會被遺忘,這與商城縣在革命戰爭年代所做出的突出貢獻無法相提并論。
為了緬懷革命先烈英勇獻身的堅定信念、加強商城縣的革命傳統的弘揚與傳承,我部利用新媒體,組建了微信工作室,開通“信陽國防”、“赤誠記憶”兩個微信公眾平臺,宣傳國防知識和征兵政策,宣揚商城縣革命歷史,提升革命老區紅色文化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受到了各級的廣泛關注。截至目前為止,共通過微信平臺發送相關報道100余篇。與此同時,我們還投資建設網上革命烈士陵園,以先進的三維動畫形式,全景再現商城烈士陵園的整體布局及相關陳列,可供人們在網上對革命烈士進行祭奠。
2015年7月,為在更大范圍內宣傳商城縣厚重而輝煌的革命斗爭史,我們協助地方政府拍攝了一部反映商城縣革命史的紀實片《紅色商城》,這在商城縣歷史上是第一家。該片再現了革命前輩的豐功偉績,凸顯了大別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歷史地位以及為中國革命勝利做出的重大貢獻,得到了國防大學劉亞洲政委的高度評價。
在9.3抗戰勝利70周年前夕,我部牽頭縣委史志辦、縣民政局向縣委縣政府建議,用夜襲陽明堡機場的八路軍營長、商城籍抗日英雄趙崇德的名字命名縣城一條主干道。國內各大媒體在宣傳各地9.3抗戰勝利紀念時,都對這項活動集中進行了宣揚報道。
三、注重用商城縣紅色文化,精心培育黨員干部赤心為民的公仆情懷
我們著力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現實追問,解決好“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的歷史命題,經常捫心自問,對人民群眾根本態度是否端正,感情是否真摯,能不能真正把群眾當親人、當朋友,能不能與群眾打成一片,始終懷著“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的深厚感情,力所能及地解決人民群眾的現實困難。在訪貧問苦、解決人民群眾、軍烈屬的現實困難上,發揮人武部應有的作用。
圍繞地方所需、群眾所盼,傾心為商城革命老區人民辦好事辦實事,出資10萬元,改建達權店鎮頭戰坪村部,解決村支部建設的實際困難,協調縣政府拿出40萬元,恢復重建達權店鎮頭戰坪小學,滿足山區孩子就近上學的愿望,以得力的措施和實際行動,支持革命老區的教育事業。協調北京交通商會為里羅城八一愛民小學捐助電腦30臺,幫助學校建立了微機教室。在征兵工作中,始終堅持公開,實行全程透明,面向人民群眾,抓好宣傳,解讀政策,有效激發人民群眾送子參軍的熱情。
在全社會弘揚革命傳統、強化軍人軍屬地位。持續抓好走訪慰問工作,每年堅持在八一、春節分兩次對軍烈屬進行走訪慰問,做到不漏一人。2015年7月30日,成功舉辦了慶祝“八一”建軍節及表彰十佳優秀復轉軍人的專場文藝晚會,晚會邀請離退休軍隊老干部、縣領導、駐軍官兵、公安干警、黨政機關工作人員應征青年約1000人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