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個健碩的漢子。一米七幾的個頭兒,平時走起路來昂首挺胸風風火火,掛在腰間的一大串鑰匙被甩得叮當作響,如同他跳動的脈搏,給人一種停不下來的感覺,處處透露著軍人的干練和擔當。
這是一個儒雅的漢子。外表俊朗文雅,談吐間絲毫不張揚卻盡顯氣宇軒昂。有文化、有涵養、有愛心、有較強的責任心、使命感和創新精神,如同大山頑石,壁立千仞,處處彰顯著古都杏壇教育者的高山仰止。

從武到文,從精忠興武人到杏壇公仆情,角色來了180度大轉變,但是卻贏得了各方認可。他是昔日的龍亭區人武部部長,也是今日的市教育局副局長。他就是開封市優秀軍轉干部、被開封市委授予“全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的李一凡。
精忠興武人
說起李一凡,了解他的人都說他是傳奇人物。從一名基層專武干部成長為一名軍官,從一名土生土長的人武部干部成長為一名主官,無疑充滿了傳奇色彩。但一路走來,其中的艱辛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勤奮敬業是他的成長秘訣。
勤奮,就要比一般人多付出很多汗水。敬業,就是比常人多一份執著。

1990年,李一凡師范畢業后,被分配到通許縣硃砂鎮武裝部當干事,他勤奮好學,埋頭鉆研武裝工作和民兵預備役知識,不到兩年的時間里,他就在武裝系統小有名氣。一次,在通許縣全縣專武干部比武中一舉奪冠,被選派到河南省人民武裝部干部學校培訓學習,結束后調到通許縣人武部機關工作。

1996年,人武部收歸部隊建制,李一凡作為骨干被保留下來,從此穿上軍裝成為現役軍人,蓄積已久的扎扎實實干武裝的工作激情又一次被絢麗點燃。1998年,開封軍分區機關為選拔人才,組織全區干部隊伍進行大比武,他以總分第三名的好成績被選拔到軍分區機關工作。在軍分區機關13年里,他每天堅持提前半個小時到辦公室,通宵達旦加班也是家常便飯,妻子說他是個“工作狂”,他卻說:“組織把自己安排到軍分區機關的崗位上,自己就要努力做好。”
“工作往前趕,擎旗勁頭足。”他的點點滴滴領導和同事都看在眼里,“優秀機關干部”、“優秀共產黨員”評選,每年他都得票最高。2006年,他還榮立了三等功。2011年初,他被提拔到龍亭區人武部任部長。當上部長后,他依然保持著在軍分區機關的好作風,每天都堅持提前半個小時到單位,每天堅持最后一個下班……

翻開前幾年龍亭區人武部的工作日志,一連串閃光的紀錄躍入眼簾:承擔濟南軍區賦予開封“軍地平安建設”試點任務;多次參加軍事技能大比武,次次捷報頻傳,部長李一凡個人創造的射擊滿環記錄至今無人能破;部長李一凡被濟南軍區表彰為“興武建功”先進個人,龍亭區人武部被河南省軍區表彰為“興武建功”先進單位、“先進團級黨委”……這就是部長李一凡任職近3年來,帶領干部職工所取得的驕人成績。
杏壇公仆情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走出熱氣騰騰的軍營,作為全市最優秀的軍轉干部之一,2014年12月李一凡轉業到市教育局任副局長,分管基礎教育等工作。

教育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從事教育工作,李一凡在事業上也迎來新的“春天”。從人武部的一名“老兵”變成教育戰線的一名“新兵”,面對新的崗位、新的事業,李一凡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角色轉換。
勇于挑戰自我。面對一連串的問號在心頭打轉,李一凡堅持每天學習熟悉掌握教育政策法規知識;到基層中小學廣泛開展調研,深入摸實情,全面了解情況,聽取各方意見;去兄弟城市學習先進教育理念和工作經驗;到高等院校參加學習培訓……關于基礎教育等工作,李一凡很快形成了自己的思路。

為緩解城區“大班額”“擇校熱”問題,李一凡和市教育局領導在充分調研和征求教育專家意見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實施學區制,實行“師資互派、資源共享、統一教學、捆綁考核”管理模式,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學校。通過以點帶面,目前學區制已經在全市鋪開,受到廣泛好評。
李一凡把創新理念灌注到教育工作的點點滴滴。為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李一凡選準突破口,自己親自參與材料起草,2016年主持開展了基礎教育十大課題研究,2017年又提出了基礎教育十大創新,讓開封市基礎教育繁花滿樹,碩果滿枝。
創新的腳步持續前行,以集英中學為試點,李一凡和教育戰線的同事們倡導實施“導師制”。導師的“導”體現在學業輔導、思想引導、心理疏導、生活指導。在實施班主任負責制基礎上,每位任課教師都被聘任為學生導師,負責輔導一組學生。學校領導和行政人員也是導師,也要親自輔導一組學生。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今年,李一凡和市教育局領導倡導舉辦了“書香開封 悅讀成長”活動,在全市評選出35名“書香學生”、50名“書香教師”、40個“書香家庭”、15個“書香校園”,營造翰墨飄香、格調高雅、文明向上的讀書氛圍,成為開封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一大亮點。
“崗位在變,角色在變,但不變的始終是他工作的熱情、責任、態度和勁頭。”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李一凡還擔任了駐村第一書記。他當好村里精準脫貧的“領頭雁”,謀劃項目、爭取資金,傾力為貧困群眾辦實事好事,與基層群眾情深似海。
身處副局職位,李一凡堅持以德配位,與身邊同志團結得像一塊鐵板。影響他最深的一句話就是:“人要經得起打聽!”
這就是李一凡,他用一名共產黨員的實際行動默默詮釋著一條簡單的道理:再平凡的崗位,如果用不平凡的態度來對待,照樣能干出不平凡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