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至,各地組織的擁軍優屬活動相繼展開。然而,過于形式化的走訪慰問,讓軍屬家庭極為珍視的同時,卻很難感受到應有的光榮。走訪慰問活動雖小,卻折射出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軍政軍民關系,關系到軍人軍屬的尊嚴和地位。
報喜的鑼鼓敲起來。孩子在部隊立功受獎,軍屬家庭自然無限榮耀?墒且恍┗鶎訂挝粎s電話通知讓去領獎狀,甚至有個別工作人員連報喜電話也懶得打,由地方政府送喜報演變成軍屬上門要喜報。歷年春節,各級黨委、政府都有擁軍優屬的良好傳統,許多軍屬期盼能把報喜的鑼鼓敲起來,讓光榮的喜報能夠“喜送”到軍屬家中,進一步營造全社會尊重軍屬的濃厚氛圍。
報喜的接待簡起來。近些年,城鄉生活水平日漸提高,歲末年初只要沾上“喜”字,擺上幾桌宴席無可厚非。有些基層干部習慣于借送喜報和慰問品之名,到軍屬家吃吃喝喝,顯然違背了中央“八項規定”的初衷。眼下春節將至,正是許多“光榮之家”喜事連連的時候,從事優撫工作的基層組織要從弘揚社會新風的高度出發,將送“喜”的場面辦得既熱烈大方,又簡樸又務實。
報喜的活動實起來。擁軍優屬需要必要的形式,但許多軍屬期盼更多的是為他們解難題辦實事。軍地相關部門要懷著樸實真摯的情感上門噓寒問暖,深入了解他們生產生活實際,真情關心他們的身體健康。對他們遇到的實際困難,在政策和權限范圍內能解決的,最好在春節前盡快幫助解決,保障好軍烈屬和其他優撫對象的合法權益,促進軍人安心服役軍屬安居樂業,真正讓“光榮之家”享受到應有的榮光。